本篇文章1216字,读完约3分钟
李可染的《万山红遍》是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巅峰之作,既是其 “红色山水” 创作的典范,也承载着时代精神与艺术革新的双重价值。这幅作品以浓烈的朱砂红为主色调,结合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,将 “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” 的诗意转化为震撼的视觉语言,成为跨越时代的艺术符号。
《万山红遍》的创作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,源于李可染对毛泽东诗词《沁园春・长沙》中 “看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” 的艺术诠释。当时,“红色题材” 艺术创作成为时代主流,李可染并未简单迎合符号化表达,而是以传统山水画为根基,融入对山河的深情与对时代的共鸣 —— 他将 “红” 从单一的象征色,升华为兼具自然之美与精神力量的视觉载体,既体现 “江山如此多娇” 的家国情怀,也打破了传统山水画以青绿、水墨为主的色彩范式。
传统山水画中,红色多为点缀(如红叶、晚霞),而《万山红遍》将朱砂红作为画面主色,通过 “积染法” 层层叠加:先以淡墨勾勒山峦轮廓、皴擦山石肌理,再用朱砂从浅到深反复晕染,使红色既浓烈厚重,又通透有层次 —— 近山红得饱和,远山红得朦胧,间杂的墨色与留白(如溪流、云雾)则形成 “红与墨”“浓与淡” 的对比,避免了单一红色的单调,反而凸显出 “层林尽染” 的丰富质感。这种 “以红代墨” 的尝试,让传统山水焕发出全新的时代气息。
李可染强调 “画中有诗”,《万山红遍》不仅是对诗词场景的还原,更升华了诗意的境界:画面中,红色的山峦连绵起伏,山间溪流蜿蜒,点缀的几棵青松(或村落)增添了生机,整体既充满 “红满山河” 的壮阔气势,又蕴含 “江山多娇” 的温情 —— 没有直接的人物,却能让人感受到人对山河的热爱,实现了 “景、情、意” 的统一。
作为李可染的代表作,《万山红遍》的收藏价值极高:2012 年,其 1964 年创作的《万山红遍》以 2.9325 亿元成交,刷新当时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纪录;2021 年,另一版本再次以 1.84 亿元成交,足见其在艺术市场的稀缺性与认可度。但更重要的是,这些拍卖价格背后,反映的是市场对 “传统艺术创新价值” 的认可 ——《万山红遍》已不仅是一幅画,更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的重要符号。
该件藏品目前已被香港亞細亞拍卖有限公司大陆征集处 河南洛阳嘉澜拍卖有限公司征集到,详细信息了解藏家鉴赏可以联系。河南洛阳嘉澜是一家成立于中国河南洛阳,业务遍及200个市场的全球化艺术品居间服务公司,目前公司艺术品职业经理人多达50+。洛阳嘉澜艺术品聚焦全球化艺术品发展,树立了艺术品行业领先的运营模式典范,年服务全球超过50万用户。作为值得信赖的全球艺术品企业领导者,洛阳嘉澜艺术品助力客户,把握艺术品变革,构建艺术品征集销售一站式平台。
洛阳嘉澜作为全球领先艺术品平台企业,秉承“一对一式客户服务跟进”的理念,为用户与全行业提供整合了文物艺术品资源、一站式全球拍行送拍和最佳的用户体验,以及强大的艺术品大数据基础设施与行业艺术品金融解决方案。
此作品咨询/藏品鉴定及拍卖可咨询 刘经理:17395953691
来源:香港视窗网
标题:《红满山河寄壮志:李可染〈万山红遍〉的时代风骨》
地址:http://www.hkcdgz.com/xggjxw/45614.html